案例分享
• 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中心 >>  案例分享
智辩风云:李华明律师以专业铸就胜局
来源:广东品颂律师事务所  发布时间:2025-04-15  浏览量:  < 返回 >

 

在法治的浪潮中,律师不仅是法律的践行者,更是公平与正义的守护者。李华明律师凭借深厚的法学功底与精准的诉讼策略,在一宗错综复杂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责任纠纷案中力挽狂澜,以专业能力推动二审改判,展现了卓越的法律智慧与职业担当。

案件背景:争议焦点的交锋

2017年,湖南新化县村民何小标向长沙律晨邦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律邦公司”)购买10辆东通牌纯电动客车,后以车辆存在“三电系统设计缺陷”为由,主张退车并索赔超千万元经济损失。一审中,新化县法院采信另案鉴定意见,认定车辆存在缺陷,判令生产商东通公司、销售方东兴公司及律邦公司连带赔偿521万元。被告方不服,继续委托李华明律师团队提起上诉。 

案件核心争议在于:产品缺陷的认定标准、停运损失的法律性质及鉴定程序的合法性。面对一审不利判决,李华明律师以缜密的法律逻辑与证据攻防,在二审中实现了案件的全面逆转。 

破局关键:李华明律师的三大制胜策略

一、精准界定法律性质:切割“产品责任”与“合同纠纷” 

李华明律师敏锐指出,原告主张的“停运损失”与“油补损失”本质为合同履行利益,属于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》明确排除的“纯粹经济损失”。依据最高人民法院(2016)最高法民再366号判例,产品责任仅适用于“人身或缺陷产品以外财产损害”,而原告未举证车辆存在危及人身安全的“不合理危险”,亦未证明车辆违反国家标准。 

代理点睛:  

“产品缺陷需以危及安全为前提,而合同利益损失应通过违约责任主张。混淆二者,将导致法律适用的根本错误。”  

二、击破鉴定证据链:程序瑕疵与科学性质疑

针对原告提交的【2022】质鉴字第044号鉴定意见,李华明律师从资质、程序、结论三层面展开凌厉攻势: 

1. 资质缺陷:鉴定专家未备案新能源汽车及锂电池领域资质,专业能力存疑;

2. 程序违规:鉴定机构擅自更换专家未告知法院及当事人,违反《上海市司法鉴定管理条例》;

3. 结论武断:鉴定人未检测抗干扰数据,仅凭“未安装滤波器”主观推断缺陷,缺乏科学依据。

庭审交锋:  

李华明律师当庭质询鉴定人:“无设计图纸、无实验数据,如何认定设计缺陷?”直指鉴定结论的荒谬性。  

三、重构事实逻辑:同批次车辆运行证据反证

李华明律师提交关键证据:同型号车辆在深圳连续运营30万公里无故障,证明涉案车辆问题系个案,并揭露原告未及时维修、放任损失扩大的事实。结合疫情、客流量下降等客观因素,彻底推翻“停运归责于车辆缺陷”的因果关系。

终审逆转:法律与事实的双重胜利

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采纳李华明律师的代理意见,认定:

1. 鉴定意见程序违法、结论不科学,不予采信;

2. 原告主张损失属合同利益,超出产品责任范围;

3. 无证据证明车辆违反安全标准,不构成“缺陷”。
判决结果:撤销一审判决,驳回何小标全部诉讼请求。 

专业之光:律师价值的典范诠释

此案胜诉,不仅在于李华明律师对法律条文的娴熟运用,更在于其全局思维与细节把控:

战略预判:敏锐识别一审法律适用错误,精准定位二审突破口; 

证据突围:以“程序正义”瓦解对方核心证据,扭转举证劣势; 

逻辑制胜:通过同批次车辆运行反证,构建无懈可击的事实防线。 

 

法治征程中,每一场胜诉都是专业与智慧的结晶。李华明律师以此案证明:真正的法庭较量,不在声势,而在对法律的深刻理解与对正义的执着坚守。其精湛的办案思路,不仅为客户挽回了声誉与损失,更为司法实践贡献了经典范例,彰显了一名优秀律师的职业高度与社会价值。




地址 珠海市香洲健民路147号沿海出版大厦5楼507室
电话电话:0756-2603500
Copyright  ©  2008 - 2025  广东品颂律师事务所 [ www.pinsonglaw.com ], All Rights Reserved.  粤ICP备20025964号-1  技术支持:珠海网站建设网
展开